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即物性与人性、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也就是道与德的关系。做事先需了解物质世界,向大自然学习。离开了物质世界,一切意识都是无稽之谈。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升华出相应的精神文明,即精神文明源于物质文明。物质文明乃经济基础,精神文明乃上层建筑,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提升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充实人民的精神,让人民有幸福感。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是人类的母亲和老师。人类文明始于对自然的观察模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形成的。处处可学习,事事可借鉴,万物皆可为师。伟大的真理往往源于自然,人生的许多哲理也隐藏在不同的自然事物中。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就能从中求得真知,获得教益,净化心灵。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费曼不但是伟大的物理学家,更是著名的教育大家。他在加州理工学院时,因其幽默生动、不拘一格的讲课风格深受学生欢迎。他把科技与人文有效结合,用简单的生活语言表述复杂的科学观点,成为令人仰慕的教育家和科学家。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做老师传道为先,立德树人要贯穿所有的教学和社会实践,授业和解惑也要围绕培养和谐有德的人展开。我们要按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幽默风趣,不但让学生理解了科学本身,而且还培养和提升了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生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科学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人生,把自然观和人生观融合,成为文理相通,德才兼备之人。
自然和社会现象或规律无处不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将这些点点滴滴的人生感悟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不断梳理,形成此书。希望本书能抛砖引玉,引发读者对自然和社会科学中的人生智慧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思考,从而强化自然之道与人文之德的融合,使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
作者 董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