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期:水的宽容与宁静
水宽容宁静的启示
水积小流成大海。大海汇集了那么多的水,容纳了那么多的生灵,是因为它位置最低。水由于低调才形成了宽容。宽容才能海纳百川,包罗万象,滋养万物,形成大海的壮观与宽阔。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自修不深透就无以致宽容。宽容才能团结,才能汇聚力量,才能强大。所以,宽容有多少,收获就有多少,快乐就有多少。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一滴墨汁溶在大海里,海水依然是清澈的。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不熟的麦穗笔直地向上挺着,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宽容就是肚量,谦卑就是份量,肚量和份量就是一个人的质量。
宽容产生大度,大度才能宁静,宁静方能致远,故宽容是大智慧、大聪明。水深的河是寂静的,博学的人是谦虚的。人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时,就会从容不迫,悟透世事沧桑,就会心如止水。心如止水是灾难过后的从容与豁达,是风雨过后的安详与平静。宽容能使人得到尊重,是美德;宽容能挽救人的灵魂,是良药。
心如止水才能宁静沉稳,宁静沉稳的表现形式是寂寞。一个人若能经受住寂寞的内省思考,他的思想就会更深沉更广瀚。没有适宜于寂寞者生存的环境,无意义的折腾和热闹会消磨人生的许多时光,驱逐精神修养和创造发现的宁静思想。真理很难在喧嚣的高调中诞生,一切伟大的创造都是个人在寂寞低调中呕心沥血的结果。创新者的寂寞也不是常人所说的“闷闷不乐的冷板凳”的情形,而是在宁静的思考中,蕴藏着理性和高尚的心灵愉悦。能享受寂寞是创新者的一个必备素质。功德从善行中积聚,智慧从宁静中产生。由此可见,寂寞多是智慧产生的前提。大智慧必然会带来大幸福,故大幸福也离不开大寂寞。我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少的原因与耐不住寂寞有关。耐不住寂寞何来幸福,宁静才能致远,苦尽才能甘来。中国人的幸福一定是从中国人的寂寞中获得的。所以,要实现中国梦,必须韬光养晦,低调和寂寞行事。
宁静才能致远
静产生力量:人生路漫漫,我们会遇到无数的羁绊和纷扰。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有人一团乱麻,生活困苦;有人井井有条,幸福不言而喻。人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发现,人生幸福的关键是心静。安静是一种无声而强大的力量,安静才能突破困境。心动则万物动;心静则万物静。心态平和、内心安宁,才能无恙面对生活给予的种种挑战。
让心静下来,才能看清自己;让心静下来,才能无畏困苦。心静是享受,也是修行。做人,心有多静,福就会有多深!纷扰面前,只有心静,才能从容。只有从容,才会生出无限可能。一位木匠在工作时,不小心将手表遗落在了花圃中。花团锦簇中,木匠翻来翻去,耗尽了力气也找不到那块手表。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却听到了手表的嘀嗒声。顺着那声音,一下就找到了手表。
保持内心平静,才是突破困境最有力的武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常常是前有猛虎,后有毒蛇。在这种焦虑的时候,就一定要先静下心来再做决定。正如曾国藩所说:“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总之,只有抛开纷扰,回归平静,才能显示出宁静的力量。
静生出智慧: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心静而后能心安,心安才有时间去思考,思考必会产生智慧。水极静则形象明,心极静则智慧生。心静如水,是人生最美的状态;静而生慧,是人生至高的境界。
《劝学》中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世上没有一步登天的云梯,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的果实,都是在循序渐进的积累中,慢慢结下的。这时候,心静就显得尤为重要。浮躁的人,等不及花开,也等不及天晴。他们的世界,遇到风,就认为是雨;遇到挫折,就苦恼着失败。他们在急躁中迷失了自己,在急躁中慢慢落入了陷阱。唯有平静,才能勾画出成功的路径,意识到梅花香自苦寒来。故只有心静,才能逻辑思考;只有逻辑思考,才能产生智慧。
静带来福气:若能做到心静如水,则烦恼苦难自然会消失。有一只老狮子病了,躲在洞穴中大声呻吟。附近的小动物听到这声音,纷纷前来探视。听到此讯,狐狸也来到了洞口。当它正要走进洞穴中时,忽然竖起耳朵,然后便收回了脚步,只在洞口周围来回踱步。听着洞外动静的狮子,忍不住问道:狐狸你怎么还不进来呢?狐狸回答:我听不到洞里有其它动物的声音。况且,只能看到进去的脚印,却看不到出来的脚印,我又怎么敢进去呢?由此可见,率性莽撞,很容易令自己身陷囹圄。静下心来,才能在灾祸面前逢凶化吉。一切福气,皆源于心静。心有多静,福有多深。古人云:凡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心静之人,无意于得失,才能淡定从容。一个内心安静祥和的人,自然会有愉悦的精神。那么他身边之事也会以愉悦待之,福气自然不请自来。
生活中,所谓的“遇难呈祥”,其实是看自己的心。心静则心宽,心宽则量大,量大则福深。人这一辈子,活得就是个心情。心静不争,心宽无欲,自然心情好。心情好,身体好,福气就来了。
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因为他们知道,心静方是破解困苦的“良药”。面对欲望,不贪不念,心静便有广阔天地。面对苦难,不气不馁,心静便能化苦为乐。漫长岁月里,学会静,方能不困于事,不困于人。平静的水面,才能清晰地映出倒影;平静的心态,才能真正地看破纷扰。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最终,心有多静,福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