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期:量和量纲的哲学思考(下)
人生的量纲就是分寸
1.做人的分寸
量纲是物理学研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离开它物理学就无法进行定性定量的判断分析。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运行也需要量纲,离开它人生就会失去行动的指南或总则。“量”回答事物有多少,指数量质量,是事物的具体和定量属性。“纲”回答事物是什么,指性质种类,是事物的抽象和定性属性。“量”和“纲”结合起来就是要我们在处人做事时,既要抽象定性,又要具体定量。抽象定性是宏观的、战略的,具体定量是微观的、战术的。做任何事既要宏观战略,又要微观战术,两手抓两手硬。
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纲”是指提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键部分即大纲、纲领、纲目等,以及维持正常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即纲纪、纲常、纲要等。物理学的量纲是物理学的行为规矩,同样,人生的量纲应是人生的行为规矩。人生的行为规矩就是我们处人做事的尺度即分寸。故分寸就是人生规矩,就是人生量纲。
大千世界,古往今来,处人做事最难把握的就是“分寸”二字。至刚易折,过犹不及。只有讲分寸,有度有量,适可而止,才能外圆内方,不卑不亢。曾国藩年轻时,事事与人争,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结果里外不讨好,大家都讨厌他。经反复的失败后,曾国藩逐渐收起了自己不合时宜的棱角,开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走上了刚柔相济,有理有节,软中有硬,不走极端,不偏激执拗的为人之道。
人与人来往要讲分寸,不亲不疏,不冷不热,再亲近的关系也要保持距离,要懂得礼让。不同场合不同环境对不同对象,讲话应有所不同,这就是分寸的把握。曾国藩三十岁前,并未注意人际交往中的分寸,说话总有伤人之语。不知分寸让曾国藩得罪了不少人,吃尽了苦头。失败教训了他,让他懂得直爽并不等于言语毫无顾忌,说话必须讲分寸,即使开玩笑也要有度。讲分寸要在处人做事时,随机应变,进退有度。既善于乘势而上,也懂得急流勇退。关键点上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2.分寸的内涵
分寸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人阅历和涵养的积淀,更是其智慧与成熟的标志。正如通过无数次的练习,才能掌握饭菜中盐的分量一样,培养好的分寸感需我们时刻警觉,持续锻炼,逐步提升,建议如下。
说话的分寸:同样的意思,表达不同,听众的感受也会截然不同。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要以关怀代替质问,以建议代替责难,以暗示代替直言,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心平气和。这样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能让彼此的沟通更为融洽、舒服、高效。反之,信口开河,不顾及他人感受,不留情面地责难和渲染对方的错误或隐私等,这样既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也会令自己道路狭窄。
做事的分寸: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给别人添麻烦,辛勤付出,主动承担,言出必行,都是一个人良好分寸感的体现。这样,随着时间的积累,你必将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延展出自己更宽阔、通畅、美好的未来。反之,自己的事情一团糟,总需别人善后;或表功享乐在前,辛劳吃苦在后,如此等等,皆是有失分寸之举。
工作的分寸: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说工作要有分寸,掌握好火候,操之过急易夹生,松弛懈怠会煳锅。工作有分寸,就是要在工作中酌情审势,有理有节,稳扎稳打、逐步前进。反之,政策一刀切、执行急行军,片面强调短期目标而忽视长远规划,只注重单一决策的合理而忽视相关配套的必要,凡此种种,都是分寸失度。
交友的分寸:朋友间的分寸感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到寒冷。交友把握好分寸既是礼貌,更是理解和尊重。它会使人生轻松愉快,友谊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