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期:人生质量公式解析
人生质量公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样,影响人生质量变化的因素也很多,但归根结底也只有两个:一是内因质量;二是外因质量。故人生质量公式表达如下:
人生质量=内因质量+外因质量
人生的内外因质量,对人生的影响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内因质量是基础,是人生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外因质量是人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它能加速或延缓人生的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人生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人生内因质量子公式
将人生质量公式中的内因质量进行分解,得到如下人生内因质量子公式:
人生内因质量= 生理质量 + 心理质量
= 身态 + 心态
= 物质性 + 精神性
由上式可知,生理质量即人的身态;心理质量即人的心态。生理多靠遗传即先天;心理多靠修养即后天。生理决定心理,心理是人的生理进一步进化修养的结果,没有健康的生理就难有健康的心理。反之,心理对生理有反作用,心理不健康,生理健康也会受影响。
身态指人的物质性,心态指人的精神性。身是前提,包括生命、健康、体魄等,身决定心;心是精神,包括胆量、智慧、知识等,心对身有反作用。身表现心的道理,心管束身的行为。心内也,身外也。内者向外是端身,外者向内是诚心。心诚则身端,身端则心诚。
身心相合则诚,诚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身心相违则伪,伪即言行不一,口是心非。
心不能管束身的行为,则身衰;身不能表现心的道理,则心枯。心枯则意暗,意暗则人的思想和精神衰竭。故修身必修心,修心方端身。修身要动养,目的是强身健体;修心要静养,目的是益智健心。
综上所述,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人生就是要物质和意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总之,人生的内因质量取决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也就是我们要兼顾人的身态和心态。
人生外因质量子公式
将人生质量公式中的外因质量进行分解,得到如下人生外因质量子公式:
人生外因质量=学业+事业+婚姻+家庭
由上式可知,人生外因质量的影响因素无非就是四个:学业、事业、婚姻和家庭。它们是人生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可加速或延缓人生的发展进程。
上式中,学业排第一位,即人的思想对其人生质量的影响最大。人不学习,难成大业。特别是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学业,就不可能有事业。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读书学习是成就功业最好最快的途径。故上学求知,连续获取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对提升人生质量非常重要。
上式中,事业排第二位,且多是建立在人生学业基础之上的。事业中的“事”乃人谋生的方式,“业”乃人生成就。有事无业白忙一生,有事有业伟大人生。婚姻和家庭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避风港和加油站。
人生外因质量公式四因素中,哪个为零都不会影响人的生存,但只要有一项为零,人生就不完整,就是有遗憾和缺陷的。只有学业、事业、婚姻、家庭四个因子全部存在的人生,才是健全、美好、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