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期:人生学习公式解析(下)
学习的方法及其与研究的区别
1.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各有不同,但通用的方法是“三知”和“四化”。
“三知”:知学习内容的作者背景、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只有做到这三知,才能学到真知灼见。
“四化”:自主化、快乐化、高效化、研究化。自主化的学习就是主动积极的学习。快乐化的学习是以学习为乐,享受学习。高效化的学习就是有重点选择性的学习,要读名著学经典,读低水平的书浪费生命,读腐朽的书丧失斗志。研究化的学习要求把读书、思考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2.学习与研究的区别
学习在前,研究在后,没有学习就谈不上研究。学习是博古通今,研究是执掌未来,只有博古通今,才能执掌未来。然而,学习和研究有时也是难解难分的,学习中有研究,研究中有学习,没有纯粹的学习,也没有纯粹的研究。学习与研究是方向相反的逆过程。大、中、小学的学习多是继承知识,硕士、博士的学习多为创新知识。
看书本叫学习,是知识的传承,目的是继承,是隐性的创造;
写论文叫研究,是知识的发现,目的是创新,是显性的创造。
学习是掌握已有知识,不可有己见,即认识事物应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研究是探索未知知识,不可无己见,即解析事物应从复杂到简单,逐渐剖析。
本科生的论文大多是老师出题并给答案,学生只是通过实验后进行验证,这就是学习。硕士生的论文是老师出题但没答案,学生需要通过科学实验找答案,这就是研究创新。博士生的论文是老师无题且无答案,只是确定研究范围,把舵研究方向和提供研究条件,学生在确定的研究领域内,自己找题目找答案,这就是探索发现。
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是继承知识,重点就是读书和思考。硕士、博士、博士后及其他研究人员的学习主要是发展知识,也就是要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继承知识才能发展知识。继承知识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发展知识。发展知识是人生学习的最高境界。发展知识要求人们必须做到:
自己查文献,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定题目;
自己做实验,分析求证,解决问题,有结论;
自己写论文,升华凝练,总结问题,出成果。
继承知识是传承旧文化,发展知识是产生新文化。继承和发展构成了人生学习的完整过程。继承发展,再继承再发展,循环往复,从而不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3.学习、研究和创新的关系
学习是继承旧知识,研究是开启新知识,创新是产生新知识。认知过程的始点是学习,终点是创新。创新不能无中生有,学习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创新。学习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学习的目的,研究是沟通学习和创新的桥梁。不学习思考就发现不了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就没有研究的内容,也就更谈不上创新了。学习多才能思考多,思考多才能问题多,问题多才能收获多。学习是播种,研究是耕耘,创新是收获。
一切科研工作皆由出题和解题两部分构成,出好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十个问题还重要。然而,提出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一切科研工作都有两个重点:一是学习,即为了创新而要继承前人的知识。二是创新,即发现前人的不足,丰富完善前人的知识。学习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创新和应用,只有创新和应用才能为人类的文化大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