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期:树和花的启示(五)
兰花的美德与蘑菇的隐忍
1.兰花的美德
兰花600多属,二万余种。靠近兰花,让人陶醉。生命的滋养,当如养兰,养兰即是养己。读懂兰花之美,便是悟到人生的新境界。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的素洁坚贞,不畏严寒;幽香清逸,不甘寂寞;孤傲独标,品位高雅等品格,正是我们做人需要的高尚美德。
兰花生于空谷,清香幽远,淡雅洁净。如闲云野鹤,不为人留,不为人开。从破土之日,到开花之时,它从来都是为自己而活,至于旁人的眼光,并不重要。而生活中要实现自我的价值,首先要悦己,才能悦人。就像兰花一样,悦己于尘谷,悦人于尘世。自古以来,多少君子以兰花为知己,在世间冷暖的路途中,滋养着自己。
兰花有一番与众不同的气质,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君子崇尚的清雅品味,是审美的高级追求。自孔子在精神层次上为兰花定调后,种兰、赏兰、写兰成了文人生活的日常。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即与德才兼备的人在一起,就像住在养了芝兰的地方,久了就闻不到香味了,因为自己已经融为一体。本书封面的兰花就是希望人们学习自然之道,收获人文之德。人源于自然,一定要尊重自然,感悟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像兰花一样,成为自然美好的至尊。
2.蘑菇的隐忍
蘑菇是一类好气性腐生真菌。它没有叶绿素,不像一般绿色植物那样要依靠光合作用来制造出自己生长所需的养料,而是靠真菌丝分解吸取培养料中的现成有机物来满足自身需要。其生长培养料主要是用家畜、家禽的粪便和麦草、稻草等,同时还需要配以少量石膏粉、过磷酸钙为辅料来制成。培养料用清水或尿液浸湿,一层草一层粪堆好,然后覆盖草帘保温保湿。
蘑菇生长在阴暗的角落,从来没有美好理想的生长环境,且常常面临着生存的挑战。然而,蘑菇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从不怨天尤人,从不气馁,默默无闻,挣扎拼搏,奋力生长,最后成为人人喜欢的美味佳肴。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特别是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或年轻人更是如此!初入职场的新人常常也会被置于像蘑菇生长那样的阴暗角落,不受重视,经常做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有时甚至像蘑菇一样被浇上可恶的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艰难困苦的生存过程中。这时,我们就要像蘑菇那样,不怨天尤人,不气馁,默默无闻,扎实拼搏,砥砺前行。
蘑菇刚出世时,没有人会在意它。只有当它长到足够高、足够大、足够壮,成才后,人们才开始关注它、欣赏它、赞美它。同样,初入世的年轻人都像蘑菇萌发那样,必然要经历艰难的奋斗过程。年轻人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终究有一天会像蘑菇那样出人头地,成为有用之才。我们要牢记: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严冬,哪有春夏;不经风雨,哪有彩虹。幸福一定是奋斗出来的。
综上所述,年轻人在刚入世单调的工作和学习中,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多做事,少抱怨,主动学习和进取。在不被人注意的时候,每天都能默默无闻地激励自己,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有所作为。只有在逆境中奋发图强,战斗不息,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不要把一时的功利看成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要高瞻远瞩,有雄心壮志。这就是蘑菇精神,同时也是永恒的人生哲理,即蘑菇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