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期:鱼和鸟的启示(下)
小鸟贪食而亡与大鸟机警而生
1.小鸟贪食而亡
农夫在田野中直线播撒了一段小米诱饵后,拉起一张网,网与地面留一段距离,几乎每日都有收获。小鸟飞来,低头啄米,边走边吃,一直吃到网内尽处无食,才抬头拍打翅膀往上飞,却被网罩住,惊慌失措,不停挣扎到筋疲力尽,最后,被农夫捕杀。
启示:有些人并不比鸟聪明多少,如反腐败过程中落马的大小官员就是如此,他们曾经飞黄腾达,好像很聪明,但他们见利忘义,最后还是锒铛入狱。所以我们一定不要为眼前利益低头弯腰,误入歧途;要知道什么时候该低头,什么时候该抬头。抬头时不要昂得太高,因为太高可能会扭了脖子伤了腰,还可能会高处不胜寒。总之,人在得意时要居安思危,否则会乐极生悲。
2.大鸟机警而生
农夫张网捕鸟,然而每次收网只捕获一些带黄口的幼鸟。路人感到奇怪,便问农夫,为何只捕幼鸟而不捕大鸟呢?答曰:小鸟贪食易捕,大鸟老谋警觉难捕啊……
启示:智慧是多年累积的结果,只有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才能获得生存的经验。小鸟贪食不机警,必遭祸害。人也如此,社会实践少,必然不成熟;吃一堑,才能长一智;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在我们经验少不成熟的时候,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贪婪之心,贪者遭祸,不贪是福。年轻人一定要多向长辈虚心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特别是我们搭建团队或组建班子时,一定要注意老、中、青的合理结合。老中青三结合的队伍,不但有勇敢和活力,而且有经验和智慧,做事常常立于不败之地。
比索鸟的逃跑与华庭鸟的坚守
比索鸟和华庭鸟生活在亚美尼亚森林里,这两种鸟都喜欢吃绿毛虫。每到秋天,它们便会吃下大量的绿毛虫以贮存能量抵抗冬天的寒冷。然而,由于比索鸟和华庭鸟食量巨大,秋天还没过半,它们所在区域的绿毛虫会越来越少,就开始吃不饱。这时两种鸟便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
比索鸟开始远飞找食。按理说,它们勤快地找食,身体能量应该越存越多。可现实情况却是,比索鸟每天都很疲惫难堪,看样子就像得了病。这是因为它们长途奔波十分劳累,吃掉的虫子很快便被消化掉了,能量根本贮存不起来。到了冬天,比索鸟由于缺乏能量,会大量死亡。
华庭鸟的表现与比索鸟截然相反。它们并没有飞远,而是靠数量极少的绿毛虫为食,干起植树的活。因为绿蔓树十分容易成活,华庭鸟便开始合力折绿蔓树的枝条,插在地上,用不了多久,树枝便会扎根成活,抽出嫩叶,嫩叶特殊的香味吸引了许多绿树蝶在上面产卵,不久后,一条又一条绿毛虫便爬满了枝叶,华庭鸟便又开始新一轮的美餐。因为食源充足,华庭鸟身体里贮存了大量的能量,冬天来临后,它们有了强大的抵抗力,能幸运地存活下来。
比索鸟远飞觅食并没有给它带来好运,华庭鸟就地取材,运用智慧,最终获得了生机。启示:愚昧的人遇上困难,总是不假思索,舍近求远,东奔西忙地寻找幸福,到头来,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聪明的人在困难的时候,能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地种植幸福,终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麻雀的平凡伟大与乌鸦的固执悲哀
1.麻雀的平凡伟大
寒冷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地间一片茫茫。此时,那些较高贵美丽的候鸟们害怕了,拍打着翅膀悲鸣着逃往南方。然而,只有灰色的麻雀在那光秃秃的树枝间鸣叫、觅食,那声音虽不悦耳,却能给萧瑟苍白的冬季带来一种生灵的动感。与灰色不起眼的麻雀相比,那些在生养自己的地方面临严寒威胁时就逃之夭夭的高贵美丽的鸟儿们是多么的可鄙,不因故土贫寒而坚守待春的麻雀又显得多么可爱。
麻雀是最常见最平凡的鸟。然而,最常见最平凡的往往又是最伟大的。我们应向麻雀学习,纵使外面的世界能给我们再多的珍宝或荣誉,我们也不应舍弃我们的祖国和家乡。即使祖国和家乡在耻辱或贫穷中,我们还是要热爱和祝福她,因为那里有让我们终生魂牵梦绕、不可分割的血脉亲情。
2.乌鸦的固执与悲哀
乌鸦往东飞,遇到鸽子都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您要去哪里?乌鸦忿忿答道: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弃我的叫声不好听。鸽子好心地说:别费力了,如果你改变不了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
启示:如果一个人有缺点却始终不改,不能完善自我,终会毁了他的一生。适者生存,改目标不如改方式,改环境不如改自己。闻过则喜并及时改过,就能成为受人尊重和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