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期:研究蚊子获诺贝尔奖的启示(三)
疟疾的第七个诺贝尔奖属于谁
上世纪初,青霉素还未被发现,神经性梅毒像今天的晚期癌症一样被称为不治之症,得了该病等于判了死刑。一天,奥地利精神医生瓦格纳·贾雷格到病房查房,一个病人突然跑到他身边说:医生我今天发高烧了。医生很惊讶,因为这是一个瘫痪的病人,居然走到了他跟前。医生说:你怎么会走路了!病人也才恍然发现自己能走了。医生觉得发烧跟病情好转一定有关系,最后发现这个病人得了疟疾,感染了疟原虫。接着,他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即把这个病人的血抽出来,分别注射给18个瘫痪病人,这18个病人的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整个西方世界,包括欧洲、前苏联和美国等,很快都知道疟原虫病可以治疗神经性梅毒,都开始用疟原虫疗法治疗神经性梅毒了。仅过十年,该医生就获得了192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好景不长,1947年,人类发现了对梅毒非常有效的青霉素,梅毒的疟原虫疗法很快就被淘汰了。
疟疾是当今肆虐和祸害非洲大地的最大瘟疫。过去疟疾患者基本没救。100年前,它也经常肆虐中国大地。康熙帝三次亲征噶尔丹,其中一次亲征过程中得了疟疾,差一点丢掉性命。幸好有法国传教士给他带来了金鸡纳霜即奎宁,他吃后病很快就好了。之后,由于疟疾的抗药性,奎宁就不太灵光了。这时,我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又研究出了青蒿素,才又挽回了现在每年数百万疟疾病人的生命。
癌症几乎是不治之症,是人类的最大杀手。2018年底,中国科学院举办“粤见未来”活动,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陈小平教授宣布,他们课题组用疟原虫感染的免疫学方法成功地治愈了晚期癌症!
该消息震惊了全球。因为他所研究的疟原虫免疫疗法可以杀死各种类型的癌细胞,无论是肺癌、肝癌、乳腺癌还是结肠癌等实体肿瘤。这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真正可以称得上的“广谱抗癌神药”。2019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向全球宣布了陈小平科研团队的重大发明《疟原虫感染免疫疗法治疗晚期癌症》。
很多医生担心,一个晚期癌症的病人,再给他感染疟原虫不是要他的命吗!当告诉他们用屠呦呦老师发明的青蒿素,把疟原虫控制在一个安全的水平,才说服了这些医生。然而,还有医生提出更具挑战的问题:在医院开展该疗法,疟原虫会不会传染给其他病人?广州的确有很多蚊子,但都是不传染疟疾的花蚊。传播疟疾的蚊子是按蚊,广州没有按蚊。
现在已有30多例病人接受了陈小平教授的治疗。最初的10例观察一年后,5例是有效的,其中2例已经被治好。这10例病人都是任何其它治疗方法无效或者是耐药的、无路可走的病人。陈教授团队希望能战胜癌症,将疟原虫免疫疗法推广到全球。他们也在对疟原虫进行基因改造,期望制成癌症疫苗。我们预计,这很可能是疟疾史上的第七个诺贝尔奖。
获诺贝尔奖的三要素
仔细分析诺奖得主经历,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所共有的特性,即获诺奖的三要素。一是有美好的童年,喜欢亲近和探索自然,热爱并善于读书,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二是父母与教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启蒙和引导作用。三是有宽松自由的学术政策支持,并受益于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
亚里士多德说:对自然有好奇心,有思考的闲暇时间,有思想不受束缚的自由环境。在兴趣、富裕、自由三者中,兴趣是成才的内因,富裕和自由是外因。可见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激发和呵护学生的兴趣。只有对细小的事物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好奇,才能发现大自然充满令人着迷而又使人敬畏的美。只有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和追求,才可知道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是那样具体、周到和巧妙。
华人的智商并不低,获过自然科学诺贝尔奖的有李政道、杨振宁、钱永健、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和屠呦呦等。人才是种子,环境是土壤。种子一定时,对于果实来讲,土壤就是决定因素。科技环境有物质和人文两方面,人文环境指机制体制等。机制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作为。机制好,人才就会不断冒尖涌现;机制差,人才就会被压制流失。机制和体制改革是第一改革,机制和体制育人是第一育人。若制度让人失去精神追求,就必然会转向物质追求,最终导致腐败堕落。制度高于技术,没有制度万事难行;技术依靠制度,没有技术万万不行。
另外,只有勤于耕种不断积累的人,才能有大收获。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才能真正获得生活的快乐。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不只是其科学精神的胜利,更是其人文精神的胜利。据统计,获奖者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占25%,情商占75%。科学家的人文品格有多高,他的科学水平才能有多高,特别是当科学家的科研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人文精神就成了他科学精神的上限,这时科学家能否取得大成就,不仅依赖他的科学精神,更依赖他的人文精神
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其机制和体制会不断完善,中国社会将变得越来越文明,人民的工作、生活和创新也将变得越来越自由,人民的创造力将会被空前地释放出来。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未来,中国必然会获得更多的诺贝尔奖,也必将会再次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