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期:环保“5R”原则的生活启示(下)
购物问题的启示
人类生活既需财富,又需节制奢侈的欲望。不管多么富裕,奢侈和挥霍都是可耻的。显形的过剩浪费易被人发现,隐形的过剩浪费不易被人注意,如购买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时,常会导致功能过剩,这也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我们要想低碳生活,就应不买过剩的,只买有用的。我们的购物原则如下。当今社会商品琳琅满目,保证了我们的生活需求。然而,人们常常购买了不少过剩的物品,空耗了我们的资源、能源和空间,并成了我们的负担。当这些过剩的物品变质丢弃时,又污染了环境。过剩浪费是不明智和不文明的行为。聚餐时,吃掉的食物是资源和幸福,吃不了留在餐桌上的是污染和罪恶。资源是全人类的,你可以消费,但一定不能浪费。
实用化,即有用不过剩。简单化,即方便不复杂。
耐用化,即好用且长寿。高效化,即常用不闲置。
科学化,即安全又环保。人性化,即合情又合意。
《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颜色太多让人眼花缭乱,声音太多让人耳朵分辨不出,味道太多让人感觉失调;纵情地打猎,让人身心张扬发狂;稀奇的宝贝,常常让人为了得到而不择手段。由此可见,维持基本的生存生活,对外物有选择性地取舍是做大事的首要任务。层次低的人复杂,境界高的人简单。
简单的人想的事少,对待一件事、一个人更专心,不会搞弯弯绕绕。简单的人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只会遵从自己的内心。想的太多,算计太多,反而会为生活所累。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里,做一个简单的人,才是真正的高境界。简单的人懂得以简驭繁在复杂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安宁。做最简单的人,吃最简单的饭,过最简单的日子。大道至简,真正的好生活都是简单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的智慧,最重要的就是守住本心,回归本心。
人生极简的内涵
1.人生极简的意义
人生太短,非所有的事都值得去做,适当的留白可以腾空心灵,吸引更光明的东西入住。体验过物质的享受,也随之看透了这种享受带来的短暂满足后,人们逐渐发现,心灵的安定和幸福更为重要。要做到这些,就需要生活极简。简化物质生活,并非粗糙对己,而是要让意识更多聚焦于心灵,从而产生更高尚的精神幸福。
极简是内心的从容和淡定,只有这样才能深悟人生的意义。心若简单,没有繁杂的迷惑,聚精会神,所做之事才能登峰造极。由此可见,极简也是一种幸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物质向精神的转变不断加强。人们更加重视金钱之外的东西,比如健康、兴趣、情义、智慧等无形的财富,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生命的价值与使命上,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无限的高尚人生。
2.人生极简的种类
环保“5R”原则启示我们,快乐和幸福的生活需要极简。极简就是放弃无效的事情,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大体分精神和物质两类,具体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精神极简: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尽量放在正确有效的欲望上。了解、选择、专注于1-3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比如科学研究、书画音乐等。然后充分学习、提高技能,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物质极简:明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买不需要的物品。将家中多年不用的物品丢弃、送人、出售或捐赠,如看过的杂志,不再穿的衣服等。
生活极简:事事要极简,时时需极简。如穿着简洁、干净、舒适,不花哨。不做无效社交,少关注与己无关的娱乐、社会新闻,用好手机的互联网功能,避免浪费精力。与人交往说话,要尽量简单、直接、清楚等等。
3.环境极简整洁是人生境界的反映
越极简越整洁的人,生活层次和人生境界越高。哈佛商学院研究发现,不幸的人常常生活在繁杂凌乱的环境中;而幸福的人往往居家环境极简整洁。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
家的模样最影响居住者的心情,看着明亮而整洁的居所,心情也跟着舒坦。而长时间身处乱糟糟的环境,人也会随之变得将就而懒惰。故我们要保持干净清爽的外表,剔除生活中多余的杂质,还自己一个干净的圈子,即使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对自己的居所也要用心打理。
保持干净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更是我们的生活态度。做一个干净的人,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坦坦荡荡,干干净净。形象如此,心灵更应如此。心灵干净的人,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总之,衣服着装不求奢华高档,只需整齐整洁,生活居室不求富丽堂皇,只需干干净净,社交圈子不求高朋满座,只需贴心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