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期:中医的特点与问题(三)
中医的现代化之问
中医是事实和经验的有机结合,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中医理论和实践如何现代化。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本质就是理论的科学化,核心就是中医如何与现代科技的理论相融合。中医实践的现代化就是治疗和诊断的现代化。下面抛砖引玉,提几个中医现代化的具体问题,以便诱发大家对中医未来的新思考。
1.如何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前提下,适当合理地吸收西医的现代理论、技术和方法?比如将生理学、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基因工程的成果等融入中医,让中西医有效的结合。这不就是我们建国初期提出的西医中化吗?真正的医学一定是西医中化和中医西化相结合的产物,即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2.如何从依赖中医的经验发展到利用现代物理学科技中去?现在很多传统中医依然排斥物理学中的核磁共振、B超、透视、造影、心脑电图等西医诊断中所用的现代技术手段,认为那是西医的东西。但是,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给病人做检查,不也是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吗?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是中医诊断现代化首先需要迈出的一步。
3.如何将现代化学中的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理念引入中医?使中医由宏观的五行学说逐渐进入到分子生物化学的微观领域,真正让中医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一门科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它从定性发展到定量。
4.如何将概率、函数、矩阵、正交分析等现代数学理论以及与数学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引入到中医实践中去?使中医实现逻辑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系统化。
5.如何将中医与文学、美术、音乐等现代的人文思想贯通和联系起来?使它们融入中医,让中医呈现出更大跨度的学科交叉,打通文理学科,让物质和精神同时在人的生理和心理疾病治疗中发挥作用。
总之,如何将古老的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是中医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中药现代化的走向
中医治疗现代化的重点是中药现代化,中药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中药国际化。中药国际化绝不是简单纯粹的中药西药化,而是需要中药企业合理运用中医理论来实现。
中药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无效成分和杂质含量偏多,药效的物质基础难以确定,这就给科学、客观、准确地了解中药治病的机理带来了困难。到目前为止,中药制剂仍然是以丸、散、膏、汤为主,与现代医药制剂相比,服用不便,这对于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极为不利。中药炮制是一种古老传统的制药方法。中药经炮制后,由于水浸、加热及酒、醋、药汁等辅料的处理,可以使生药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有的成分被浸出,有的成分发生反应转化成新成分。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中药的药效和疗效。
化学研究的方法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微观化,如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核酸化学、蛋白质化学、中药化学等这些学科的发展,有利于阐明中药成分的作用机理,给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根据。只有利用精确的化学分析方法解析中药的各种成分,厘清治病的主要机理,明确各方剂配伍“君、臣、佐、使”等的定量关系,才能达到科学高效治病的目的。
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开辟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将中医再次推向世界,而应用化学分析研究中药的新方法必然会开辟中医现代化的道路,最终实现中医现代化,让中医走向世界。
随着科技发展及新辅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诞生,以中药为先导化合物,经过分解、置换、异构化等反应,可以改变药物的成分含量和药理活性,这种现代的中药炮制技术大大推动了中药的发展,丰富了中药的种类。使用新型制药技术,使中药制成符合现代潮流的制剂形式,无疑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极大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消费者的依从性,增强中药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