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期:茶、酒、烟、毒的利弊(上)
茶、酒、烟、毒伴随着人类度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凝练总结,逐渐形成了许多有关茶、酒、烟、毒的成语。其中,茶的多是褒义,酒的褒贬各半,烟和毒的成语多为贬义。四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如下:
茶令人清醒,利大弊微,益处多多;
酒让人兴奋,利弊兼有,弊多利少;
烟使人衰败,利微弊大,基本是害;
毒使人堕落,利无弊大,害处多多。
茶多益,提神醒脑及抗炎防老,延年益寿,健康和谐,利于交流思考等;
酒有危,损伤肝脏及神经系统,让人兴奋,胆大妄为,诱发交通事故等;
烟有害,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等,伤己伤人,污染环境,还常引发火灾等;
毒多害,导致神经等系统损伤,害人害己,毒害社会,危害家庭社会等。
饮茶的人常彬彬有礼;喝酒的人多狂妄不羁;吸烟的人皆健康受损;吸毒的人全身心俱损。常有吸毒丧命、吸烟得病和酗酒闹事的人,却少有品茶打架的人。
茶利于人生
两年前,中国发起“国际茶日”提案, 2019年底联合国大会通过,确定每年的5月21日为全世界爱茶人共同的节日。2020年5月21日是首个“国际茶日”,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由此可见,茶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茶字从上往下看,草字头在上,人在中间,最下面是个木。这也就是说,人离不了草木,并生活在草木之间。草木就是自然,人离不开自然,自然第一。自然第一就是哲学上讲的物质第一性。茶字从上往下看,是二十、八十和八之和,即茶寿为108岁,茶寿就是指健康长寿。由此可见,中国文字是多么伟大!多么直观!多么意义深刻!此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饮茶需要境、水、器、茶皆美且和谐。人生的追求何尝不是这样,也需要环境等各要素美而和谐。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孟母三迁就是很好的案例。饮茶结束后,需把茶具清洗干净,保存待用。启示:今日事今日毕。另茶毕还需评茶、藏茶等,人生亦然,每做完一件事都需总结评价,温故知新,展望未来。君子一日三省,才能成就大事。
茶有沉、浮两种姿态,饮茶有拿起、放下两种姿势。人生若茶,要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放得下。纠缠不清的事何必纠结于心,不要拿得起,放不下,要把事情看淡看轻,像喝茶那样拿得起也放得下,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就像三种茶,先是甜茶,再是苦茶,终为淡茶。童年时,不论身份贵贱,只要肚子不饿,自由自在地玩耍,心里就非常满足,这时的人生就像一杯甜茶。成年后,渐感生活艰辛,社会复杂,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时的人生迷茫徘徊,如同一杯苦茶。年过半百后,经历了世事沧桑,苦尽甜来,终于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看破红尘,遇事能淡然处之,这时的生活就似一杯淡茶。
人生如花开花落,无论经历多少繁华,终将归于平淡,平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故能感悟并吃上人生淡茶的人是有境界的人。茶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饮茶使人健康长寿,清心寡欲,既健身又养心。我们要修身养性,喝好茶,办好事,做好人。
酒利弊兼有
酒如双刃剑,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也会损害健康,制造混乱和引发交通事故等;既可缓解压力,消除烦恼,也会喝酒误事,沉湎堕落;既可增加喜庆氛围,也会引起酗酒滋事等不良的社会问题。
饮酒助兴,使人热血沸腾,一吐衷情,展示真心,醉了理性,醒了真情。酒对人生哲理的顿悟,对诗画灵感的激发,是酒文化的积极方面。诸葛亮也将“醉之以酒,以观其性”去考察下属,就是对酒的妙用。
酒中乙醇非人体所需,人的生理作用会将其尽快分解或排出体外。乙醇进入胃部后,能透过微血管进入血液系统,其中20%在胃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80%通过肝酵素催化在肝脏中完全分解,故长期酗酒会损伤肝脏,形成酒精肝、脂肪肝或肝硬化。
人醉酒后,情绪不稳、感觉迟钝、步态蹒跚、言行粗暴、呕吐狼籍,严重的全身麻痹、沉睡昏迷,甚至直接致死。长期饮酒会成瘾依赖,导致多发性神经炎、胃炎、心肌病变、脑病变、造血功能障碍、内分泌腺损害、酶和维生素缺乏,还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升高等。孕妇饮酒会影响胎儿健康,造成畸胎和死胎。最新发现,少量饮酒对人体健康也会有潜在的危害,会使肝硬化、哮喘、脑萎缩、肿瘤和神经创伤等60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全球每年约250万人因饮酒而死。
酒逢知己千杯少,千杯酿成千古恨!酒后失身、犯罪、丧命、遗毒后代和交通事故等事例不计其数。曹雪芹未及五十去世,留下“不怨糟糠怨杜康”的诗句。陶渊明的孩子先天不足,晚年他才悟到“后代鲁钝,乃杯中之物”。酒精能透过血液进入大脑,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运作,影响视力和判断能力,所以法律禁止司机酒驾。我国交通死亡人数中近半数是酒后开车造成的,同样美国50%的严重交通意外也与酒驾有关。
现在的饮酒习惯正逐步从白酒向啤酒、葡萄酒、保健酒方向发展;从高度向低度和从随意饮酒到戒酒、限酒的方向发展。总之,饮酒变得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