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期:旅行的人生感悟(上)
行动有多远,思想就有多远。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人生既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了解祖国才能热爱祖国,理解事物才能实事求是。如何更好更具体地了解祖国呢?本人认为旅行是人生社会实践和增长才智的一条有效途径。
旅行与人生
司马迁20岁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李白20岁后游历蜀中等地的名胜古迹,写下《望天门山》等名篇。人的一生不论如何,都应有一次胸怀壮志的旅行,即“壮游”。在游览、观光、交际中完成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风土人情中提升社会认知,完成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变。旅行不但可激发人们探索奥秘的兴趣,锤炼坚韧不拔的毅力,引发不断创新的思考,提升民族自信心,获取大量丰富生动的资料,还可增进对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了解,消除隔阂,利于世界和平。
如果世界是一本书,那么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只能是其中的几页。不旅行就很难读懂这本书的全部。不到新疆就不知中国之大,不到海南就不知风光之美,不到西安就不知历史之久,不到上海就不知发展之快,不到云南就不知民族之多,不到长江就不知流域之广,不到黄河就不知华夏之魂等等。
旅行的目的就是寻找新世界,寻找新生活,寻找新思想,用新视野去看世界。旅行是了解和认识祖国的有效途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全身心锻炼的最佳方法,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引发剂。旅行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旅行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见识水平。见识水平越高,社会进步就越快。
旅行新概念
本书提出的旅行新概念是指旅行的“三勤”,即脚勤、眼勤、脑勤。“三勤”是人体全方位旅行的三个要点。用脚旅行能强身健体,感悟人生的艰辛,是人生粗浅的感性认识;用眼旅行可开阔人的视野,充实心灵,感悟生活;用脑旅行能够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感悟人生的真谛,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体全方位旅游见下图。
用脑旅行是旅行的最高层次,它涵盖了用脚和用眼的旅行,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是脚和眼感性认识的思想升华。只动脚,动眼,不动脑,哪会有思想的升华?从脚到脑的全方位旅行,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是生理、心理、地理、道理四位一体的旅行。它不仅是让脚和眼去旅行,更是让心去旅行,让思想去旅行。所以说,最好的旅行是生理和心理、地理和道理四理合一的美妙体验。
从认知规律的角度,可将旅行分为感性和理性两部分。感性旅行指人对环境的感性认识,是表面粗浅、简单直观的。感性旅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旅游,首先要脚勤,走出去,参加社会实践,到社会大熔炉中,经风雨、见世面;其次是眼勤,要擅于观察并做好记录。脚勤和眼勤是认识世界的前提。理性旅行是人对环境内在深刻的认识,需要脑勤。没有脑勤的分析思考,人类的认识就不会升华,只会停留在感性阶段。脑勤产生的新思想是人类悟性的体现,是人类文化殿堂中难得的宝贵财富。
总之,做任何事情都需脚勤、眼勤、脑勤。脚勤就是要多动、多实践;眼勤就是要多看、多了解;脑勤就是要多想、多思考。能做到这些的人往往是有觉悟、有收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