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期:对科技内涵的理解(中)
科技的四个特性
1.简单性
科技有三大特征:有模型、可计量、能重复,这使科技的内在联系变得简单明了。大道至朴,最伟大的科学是最简单的,如牛顿三定律中的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简单就是智慧。伟人之所以令人倾倒,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朴素的智慧。任何真理都是一层窗户纸,会则简单,不会则难。人们经过艰苦奋斗,攀登上科学的高峰时,就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简单。
2.相对性
科学不是绝对的,一切科学都是相对的、发展的。正如1948年,Mueller合成杀虫剂滴滴涕获诺贝尔奖,但1973年,美国又下令禁用该物。同样,科学家发明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和筷子,现在也被限用。
如果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从一个特定的地点和一个特定的角度观察或看待事物,就很容易侧重事物的特殊性,而忽视事物的整体性,这就是科学的相对性即片面性。事物的各个属性本来就像道教的混沌或阴阳鱼那样不分学科,而分学科是为了人们能更深入细致地研究事物,但会让人们失去对事物全面性的把握。因此,研究事物应先从事物的特殊性开始,再到事物的普遍性结束,如此循环往复。这就要求我们做事不但要明察秋毫,还要高瞻远瞩,这样才能完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有限性
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尽的。对于科技本身而言,科技是无限的。然而,对于世界文化而言,科技又是极其有限的。科技只是人类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人类文化的内涵百分之九十以上涉及人的感情、情绪及人格养成等,这些都不属科技范畴,而属心理、哲学、宗教、艺术等范畴。如果世界是一本书,那么科学只是其中的几页,即人类的科学认识是极其有限的。人们通过科技可以获得财富,但很难获得幸福。
科学再发展,也无法解决人心和道德问题。如19世纪初,法国的数学家拉普拉斯,每当政权更迭之时,他都趋炎附势。科学解决不了人性贪婪、人心阴暗、人情淡薄的世界性难题,它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能解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不能解决情感、信仰和人类的不幸和苦恼,甚至它会给世界增加潜在危险。
科技注重经济基础,忽视了上层建筑,消灭了世界各民族文化、观念、文字、语言等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世界向单一的方向运行。近年来,平均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从世界上消失。总之,科技无法顾及人类文化的地域化和多元化,会使世界趋向于全球化和单一化。
4.负面性
发展科技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但也可能会强化人们心中过度的欲望,产生邪恶。科学会造就一种精明而自私、贪婪而务实的人格,很容易让人成为只看重物质利益的经济动物。
科技使人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的同时,也会加剧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加让人们担忧的是科学增加了人类相互残杀的手段。如只要有几百枚核弹,就可毁灭整个人类。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进步并不全是积极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这个大问题,靠科学自身是无法解决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靠人类的理性,即人文精神,所以科技与人文要共同繁荣。科技不等于美和善,有知识不等于有修养,只有科学的文化是不健全的文化,不为善和美服务的科学是世界的悲哀和灾难。科技越发达,人类的富贵病越多,资源、能源危机越严重,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造成的危害越严重,甚至可以迅速毁灭人类。
按科学办事的局限性
科技属人类文化的一小部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占人类文化的90%以上。科学只求真,不涉及善与美,科学是自然观,不是人生观。故用科学指导人生是极其有限的、狭隘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人们常说要按科学办事!然而,科学再发展,也无法解决人心和道德问题。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等都是科学的,但不是善良的和美好的。如血淋淋的狼吃羊是真的,但不是美的和善的。若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个科学办事,残疾人和穷人就不能生存,那么强国欺负弱国,领导欺负群众等以强欺弱的现象即将成为科学合理之事。反之,观音菩萨不是真的,不是科学的,但却是美和善的象征。
由上可见,科学的不一定是善的或美的,善的或美的不一定是科学的。科学的不一定都公道有德,公道有德的不一定都科学。故按科学办事不一定全对,按真、善、美统筹办事才对。
求真就是要高效如实地办事。
求善就是要和谐平稳地办事。
求美就是要快乐幸福地办事。
按真、善、美统筹办事就是要处理好实事求是与和谐幸福的关系。当真、善、美纠缠在一起时,我们一定要学会抓主要矛盾。李政道说,当科学与美发生冲突时,我们要首选美。那么当真、善、美三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应首选善,次选美,最后选真,这才是真正的人性所在。
人们通过科技可以获得财富,但很难获得幸福。科学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而是实现终极目标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按科学办事就是要求人们办事时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做事的方法,不是理想和目的。我们做事的理想和目的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善、以人为美。
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是和谐幸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说,人生的最终目的,不是财富最大化,而是幸福最大化。并非拥有物质财富就是快乐,幸福取决于很多和物质财富无关的因素,比如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德高望重,善行千里等,这些才是人心灵最大的愉悦。故和谐幸福的关键是人心灵的健康,心灵的健康就是人精神的健康,精神健康就是博爱向善。人活着就是靠精神,离开了精神,人无异于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