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期:科技与人文之我见(下)
科技与人文相辅相成
物质塑造了文明的本质,决定了文明的组织结构、成果分配,影响着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就是从自然观到人生观的过程。科技追求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只问规律是非,不计社会利害;人文追求主观世界的和善性,只问人心所向,不计规律真假。科技求真,人文向善,真善结合,社会才会和谐美好。
科技是一种寻求知识和真理的方法,它只能增加人的知识与力量,而不能提升人的正直与善良。科技再发展,也无法解决人心和道德问题。科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但人心若不被人文熏陶,就会带来道德沉沦。如何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使人德才兼备,实现仓廪实而知礼节?要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提升人文修养。因此,只有科技与人文互相启迪,互相补充,共同前进,才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技能使人变得无比强大,但不能使人变得更加善良和高尚;可使人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但不能使人摆脱越活越累,越累生活越无味的状态。科技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能解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不能解决情感、信仰等精神层面的问题,甚至会给世界增加潜在的危险。单纯的科技可能会造就一种精明而自私、贪婪而务实的人格,让人成为经济动物。科技的发展甚至还会加剧人类的相互残杀,如原子战、化学战、细菌战等皆会使世界变得更危险、更恐怖。
爱因斯坦说,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然而,世界向哪去?却在科学的视野和职能之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对于世界变成什么样或国家往什么方向发展,科学所能做的实在有限。任何人即使是科学家中最有才干的人,也不能真正地知道科学会把我们引到哪去。科技给人类带来快乐和幸福,但最终给人类带来什么后果,谁人能知?科学若是狂奔的烈马,那么人文就是该马的驾驭者。
科技求真重理智,要创新创业,开拓进取,它是发展之基,让世界兴旺发达;
人文求善重情感,要中庸理性,守业有序,它是和谐之本,让世界和谐美好。
科技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技把舵。科技促进经济发展;人文促进社会和谐。科技与人文犹“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步。
科技与人文交融发展
随着知识量的急剧增加,知识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才能跻身科技前沿。然而,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每当我们打开心灵的一扇窗户,窥视外界事物时,同时也就会失去打开另一扇窗户的机会。即一个人对一个学科知识掌握得越多越细,必定是以对其它学科的了解越来越少为代价的。这对人的全面发展极其不利。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常把人文科学甩在后面,形成了目前的文化脱节现象。如教育过分注重技术和知识,而忽视人文修养。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越来越缺乏精神追求和信仰,学校成为专长培养机构。爱因斯坦说,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离开学校后成为社会和谐的人,而不是成为专家。现代教育强化了科学观,淡漠了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度下降。
长久以来,文人墨客沉浸于诗词歌赋的华丽辞藻中,追求精神的自由,忽视对自然的研究和认识;而自然科学家醉心于科学研究,执着于自然界事物现象和规律的发掘,很少向人文科学投以注视的目光,由此导致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如此,就会造成知识层次越高,思维就会越发狭窄的现象。如何统筹好物质与精神即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又一次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人文离开了科技,定会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变得苍白脆弱;
科技脱离了人文,将会失去其发展的目标,变得机械无情。
科技追求自然的真理,人文追求人生的真谛。科技为人文提供依据,人文为科技确定目标。人文无科技则空,科技无人文则盲。社会的和谐取决于人类的伦理道德即人文精神,而不取决于人类的科技成就。人们通过科技可以获得财富,但很难获得和平与幸福。没有任何东西比在人类心灵中树立起纯真的理想与美好的情操更重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科技与人文相互借鉴,社会才能和谐可持续发展。做科技的过程本质上
也是做人的过程,只有人文做到家,科技才能真正做到家。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与时俱进,并且交融发展,世界的未来才能真正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