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D”原理对山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2)
山西大学科技处 吴鑫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董川
二、发挥风险投资的支撑作用,推动科技成果中试成功
中试环节作为实验室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之间承上启下的环节,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和推向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建设已毋庸置疑。但由于中试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高投入、高风险性等特点,科研单位、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济、生产条件的限制而无力中试,造成成果转化失败,中试进而也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一项成熟或成功的新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其三个阶段即实验室成果、中间应用放大试验(中试),工业化或产业化的资金投入比例大致为1∶10∶100,而我国仅为1∶0.7∶10。
在中试阶段,由于风险大,市场前景不明朗,又难以确定这一阶段科研活动的性质,很难争取到足够的经费。山西省2016-2019年科技经费合计5574989千元,四年来山西省高校科研项目数为23739项,山西高校每个研发项目获得的科研经费不过二十万元,根本不可能承担中试的费用。而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特点正好弥补了这一阶段的资金缺口,完善了整个投资体系。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投资需求的快速增加与风投产业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发展风险投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7D”原理,从Discover开始,到Deliver结束,形成了创新产业化的一个完整循环。如果到中试阶段结束,创新就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没有将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实现开发,形成示范,最终形成商品和推广直至产业化,这并没有完成创新的所有过程,是对前期大量科研成果的浪费。因此,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存量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风险领域,为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优惠贷款、资金投入和企业孵化指导等;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政府之间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制定相关的科技中介服务法规,有利于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的纽带作用,规范行业行为,更好地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三、加强动态能力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良性循环
动态能力理论秉承了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的思想,源自能力学派的理论,吸收了核心能力理论的许多观点,但动态能力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能减少能力中的刚性等特征。在变化无常的超竞争环境中,能力不断地培养、开发、运用、维护和扬弃,构成动态非均衡的发展过程。动态能力理论的核心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三螺旋理论有着共通之处: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下,要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一体升级,必须促进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三方加强互动,使三者之间形成良性的动态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和理想化。
根据“7D”原理,科技成果在推广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情况、产生新问题,通过再次的探索发现,从而实现下一个“7D”循环。因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需要动态提升,螺旋上升,最终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实现科技改善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2016-2019年,山西高校源自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经费占科技经费总额的比重呈波浪型式递减趋势。与全国高校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平均额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显著,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20%左右。
综上,对山西高校而言,应面向社会需求,实现高校、产业、政府之间的“破壁”,坚持开放办学、坚持市场主导,通过建立产学研深层沟通和长期合作关系,构建开放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实现创新要素的协同增效,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